Table of contents

短评

本书讲到了职业规划、学习方法、宣传营销、财务管理、健身等等,可谓面面俱到,但哪一个方面都讲得不细致、不深入。尽管如此,瑕不掩瑜,作者道出了很多肺腑之言,提及了许多需要注意的要点。这对于自我警醒与激发思考有很大的作用。

学习与积累

第18章 请勿陷入对技术的狂热之中

P81 历史上许多最血腥、最残酷的战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宗教而战的。……恪守教条的信仰往往有很大的煽动性。……我坚信,如果你能让自己不成为某种技术的信徒,你会在职业生涯之路上走得更远。

P82 在我职业生涯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甚至文本编辑器这些技术的忠实信徒。然后我才逐渐意识到,我没必要只是选择最好的而贬低其他的。

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是Linux、Emacs的忠实信徒。

P82 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伟大的”,但多数被普遍应用的技术至少是”好的”。在很多情况下,解决问题并不只有一个好的或是最好的方法。……你可能会喜欢某项技术多过其他,或者用某种编程语言的效率要高过其他,但是称其最好并无必要。

所以,不必太执著。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就好。不要认为自己喜欢的技术就是最好的。不要将自己禁锢起来,不再学习新的或者是适合解决问题的技术。

P83 使用自己一度厌恶的技术工作,让我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所有的技术。……我有了一个巨大的装满各式工具的工具箱,能用来解决任何问题,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死守着少数几个被过度使用的工具。

一定要注意作者的说法:解决任何问题,过度使用。

P83 我都会抱有与面对Java时一样的开放心态,使用从中学到的任何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成为更好的程序员。我也放弃了对操作系统和框架的偏爱,努力尝试新东西之后再做评价。

一定要有所尝试后再去作评价,否则就陷入了自我满足的境地。

第27章 学习怎样学习:如何自我教育

P128 通过动手实践和教会他人,我们能学得更好。

P128 许多软件开发人员拿起一本编程语言或框架的技术书,从头到尾地读上一遍,就想奢望他们能够吸收其中的所有信息吗?最好的情况可能是借助这种方法,你能快速积累该主题的全部信息,但你仍然没有真正学会它。……你在自我教育方面的努力,应该聚焦在如何让自己切实参与,并且尽早付诸实践。

自我营销

第19章 针对”码农”的营销基础课

P87 两个乐队都很有才华(指的是酒吧夜店里的乐队和原唱艺术家的乐队),但是在生活中,仅仅拥有才华是远远不够的。伟大的音乐家和超级巨星之间的真正区别无非就是营销而已。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营销就是一个”乘数效应”——你的营销越好,你的才华才能表现得越发淋漓极致。

P89 你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天赋的软件开发人员,但是如果没有人知道你的存在,你也只不过是浮云一片。当然,你总能找到工作,但永远不会发挥出你的全部潜力,除非你能学会”如何自我营销”的技能。

P90 对于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给世界呈现怎样的形象,你要谨慎决定。

这也是自己现在更新博客的目的。

P90 他(Pat)有一个策略叫做”无处不在”。该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要营销。无论何时都要让你的目标受众轻轻一扫就有机会看到你。

P91 如果你在持续自我提升的同时并没有给他人带来价值,那么你终究不会走得太远,因为每个人都会离你而去。

要从输入型转为输出型。输出又有益于输入。

营销的核心

P87 营销的核心在于将一些人所需要的所期待的产品或者服务与产品或服务本身连接起来。

营销的正确方式

P87 为他人提供价值。

营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将其当成大事,有意识地来做。

P88 即便我们都在推销自己,我们中大多数人并不是有意识地在做这种事情。我们将机会拱手相让,任由他人和环境来定义我们。

如此地被动,也是很悲惨的事情。

自我营销的要素

  • 控制好自己要传达的信息

    • 一致性与统一性
    • 稳定性
    • 专业性
  • 塑造好自己的形象

    • 一致性的信息传达自然就形成了自己的形象。
  • 扩展信息送达的人群

第20章 打造引人注目的品牌

P93 品牌并不只是商标,品牌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整套预期。……

P94 在人们看到你的标识或听到你的名字的时候,他们就能马上知道你是谁、你代表着什么。

构成品牌的要素

  • 品牌是干什么的

  • 你是干什么的

  • 品牌的标识符号

  • 传递一致性的信息!!!
  • 缩小受众范围,选择自己的细分市场。这也体现的是专业度与针对性。

构建自己的品牌

  • 确定细分市场

  • 自己能够提供什么价值

  • 明确应传达的信息

  • 标识与名称

  • 视觉符号设计

第21章 创建大获成功的博客

P98 一个成功的博客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客户,比你自己不得不外出找到的客户多得多。自己主动上门的客户,更愿意付你更高的薪酬,也更容易给你工作。

P98 提高你的沟通技巧。组织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文字,是一项颇具难度也极具价值的技能。定期写作能帮助你打磨此技能,……如果你能约束自己定期更新博客,你也就在持续刷新自己的技能,保证自己处于自己所在专业领域的前沿。

P100 持之以恒……定好一个计划,然后坚持不懈。

P101 你的博客不需要完美。在起步之初,你的博客很可能会很糟糕。但是,随着不断尝试贡献出优秀的内容,而不是将自己脑子里的东西随意丢到网页上,不考虑格式和结构还有一大堆拼写错误,你终会成功。

P101 有价值的内容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分享你的经验……有趣的故事。

P101 要想弄清写什么,还有一个技巧,就是与别人就某个话题展开对话,甚至辩论。

第22章 你的主要目标:为他人增加价值

P104 人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没人想听你的成功故事,也想知道为什么他们要帮你成功,但是他们肯定想听到你会怎样帮他们获得成功。所以,要想让自我营销的所有努力奏效,基本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人获得成功。

这才是核心思想所在。

P105 你提供的内容应该直接瞄准你所选定的研究领域,为该领域带来价值。

给人们想要的东西 (P105)

  • 人们对什么感兴趣

  • 与自己要做的细分领域相关的网络论坛都在谈什么

  • 行业的整体趋势

  • 人们害怕什么以及如何应对

把你工作成果的90%都做成免费的 (P105)

  • 免费内容比付费内容更容易被分享……从而触及更多的目标受众。

  • 让人们有机会无需投入资金就能了解你生产的内容多么有价值。

  • 一旦有收费的计划,你很容易说服人们去付费

    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以及根据人们的消费观念,只要能给用户带来价值,让他们喜欢,他们就愿意付费。因为他们早已通过你提供的免费内容知道你提供高品质的内容。

  • 免费还会让大家对你心生感激之情,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购买你开发的产品或服务来回报你。

  • 免费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为未来投资。

  • 创建免费内容以及直至做出真正的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关注与帮助他人而不是自娱和炫耀。所以,那些自娱自乐炫技式的发表,自作多情的日记就像对人们呹呹不休的唠叨一样毫无用处。

P106 每次当你开始着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无论是创建博客、截屏视频还是别的活动,你应该从它是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看待它。正如我坐在这里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都在想,我写下的每个字是否能让你获益。我该如何向你传递这些对你有益的信息?我如何才能为你提供价值?

这与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精神一致的。要在”达人”、”立人”的过程中完善并提升自己,用更加丰富的自己去给他人带来更多的价值。最终,在这种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大家一起走在”择善固执,止于至善”的道路上。

P106 你很容易落入这样的陷阱:一直谈论自己并试图证明自己价值连城。然而,你会发现,能解决他人的问题,真正能够帮到他人,你更容易获得成功。

P106 最富有创造力的人也是最乐于助人的人。……你帮助别人越多,面对的问题和情况越多,就能结交的人也越多。

第23章 善于运用社交媒体

P108 大多数开发人员还是守株待兔,等着其他人来关注和互动。记住,如果你对别人感兴趣,他们会对你更感兴趣。

这样看来,只是把博客写好并定期更新是不够。还要主动关注(相关领域的)他人。这样才能够形成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与互动。

P108 不要害怕主动邀请别人。在博客文章的结尾呼吁人们在Twitter上关注你,无伤大雅。

P108 如果你持续不断地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给别人分享和提供有价值的内容,那你必定会赢得尊重和声誉。……要确保你发布的内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自己坚持在微信朋友圈围绕国学、古典音乐、数学等几个人生支柱分享相关的精品内容的做法是好的,要继续保持的。

第24章 演讲、报告和培训

P113 你无需将自己包装成为专家,只是热心希望通过分享自己所学而对他人有所帮助。……太多人希望被包装成为”专家”,从此不再真诚谦逊。

第25章 著书立说,吸引追随者

P119 地雷:可是我并不擅长写作。……我也就是每天坚持写作而已。我最初的博客文章写得极差,但最终我越写越好。虽然我仍然没有成为海明威那样的大作家,但是我现在可以用自己写下的文字有效地传达我的想法和意见。

通过几年的练习,写下了几十万字,自己也积累出了一定码字能力。

第26章 百折不挠,越挫越勇

P121 如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你就必须学会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你必须学会如何无惧自己被别人看作傻瓜。……P122 事实上,万物都在变化之中。随着时间流逝,原本让你不适的东西你最终都会应对自如。你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意愿去克服尴尬,直到它们不再让你感到局促不安。

P122 别在意别人看了你的博客后觉得你完全错了并且很蠢,别在意别人会嘲笑你,因为你已经准备好和他们一起嘲笑自己。

P123 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要学会收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勇敢走出去,别害怕让自己出丑。……你不可能专注做某事而毫无长进,你只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就会有收获。你的生存之道就是不必太在意。别害怕被别人看作傻瓜。

P123 习惯些许辱骂是件好事,因为即使再完美的作品也会遭人抨击。你永远不可能取悦每一个人。

学习

第27章 学习怎样学习

P128 通过动手实践和教会他人,我们能学得更好。

由单纯输入型的学习转变为输出型和解决问题型。

P129 我记住了游戏中出现的成千上万张卡牌……你以为我是在那里正襟危坐,努力背下这成千上万张牌吗?不,我不需要那么做。我只是玩,并且乐在其中。这种自然的探索和好奇心帮助我轻而易举地记住了那么多的信息。
通过发挥这样的能力,玩成为一个你可以大加利用的强大武器。它不仅能激励你,还能大大加快你的学习步代。在你阅读某个主题的书之前,大致浏览后就开始实践。不用担心自己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乐在其中,你就会发现随着自己的实验和探索,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现了问题。

这一点对于编程与软件开发尤为适用。

P129 一旦你已经实践过,并积累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立刻回到书本当中。当你回去重读这些参考资料的时候,你有强烈的冲动去消化吸收其中的内容「注:而且是与实际问题最相关的那部分内容」。因为你已经积攒了很多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你对哪些内容更重要早已了然于胸。

P129 你应该随时准备与有兴趣倾听的人分享你新学到的知识……你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把你的思想表述给别人。

不求一次都能看懂。需要在实践与理论学习两方面不断迭代。

第28章 我的”十步学习法”

P130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年间,我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从封面到封底”仔细阅读专著。只有通读全书后我才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用这个方法,我发现,我确实能学到东西,但是效率很低,我还得经常回顾书的内容,来弥补自己在该学科方面存在的知识短板。

虽然作者是基于软件行业的情况来讲述相关方法,但是对于自己数学的学习同样是非常好的借鉴。需要明确一点:实践也是一种复习,而且更为主动。

P130 当我拥有足够的时间,且没有一个真实具体的目标的时候,这种学习方法很好。……随着我开始有更紧迫的理由需要快速学习,我发现自己原来的方法就无法奏效了。通常我并没有时间通读全书,而且我发现书本里的很多内容更适合作为参考资料,而不适合实际学习。

P130 我只有一周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吸收足够的信息以教给别人。我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自然地会先明确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再去寻找我能获得这些信息的最佳资源,同时也会忽略那些并非达成目标所必需的其他信息。

以目标和待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克制想要学习所有知识的不理性的冲突。

掌握一门技术

  • 明确为了学习这门技术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 了解相关学科的大致轮廓,主要是为了界定哪些部分需要学习与掌握,从而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 在Wikipedia上查询关键词,了解相关领域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
    • 浏览专著的目录,确定需要学习的章节范围
      • 需要认真学习的
      • 只需大致了解的
      • 可以暂时略过的
      • 可以长时间略过的
  • 设计与构造案例,用于实践与测试技术
    • 简单算例程序
    • 理论推导与相应的可视化

第29章 第1步到第6步

第1步 了解全局

P134 在深入探究某个主题之前至少要对其有所了解……这样你才能弄清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找出最好的学习方式。「否则,」你要么学非所需,要么力所不及。

  • 需要事先搜索维基百科并查阅相关论文了,有一个泛泛的了解。所以,之前事先确定搜索词,再结合Zotero读文献的方法是有效的。

  • 浏览专著的目录,从而确定需要详读、略读和忽略的章节。

  • 网上优秀的博文与论坛贴子也是了解全局的重要信息来源。

第2步 确定范围

P134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解决太大的问题而把自己搞得不堪重负。例如,试图全面掌握物理学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一主题太过庞大,也不够聚焦。你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与物理学有关的一切——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因此,你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范围。为此,你需要运用自己在上一步中获得的信息,让自己的关注点落脚到更小也更可控的范围。

自己现在是否也处于这样的情况?

同时,这里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为了确定范围,使个人的学习与工作更加聚焦,需要把大问题划分为小问题或者多个步骤。而这种分解或划分的方法和相应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但自己不能因为这种不唯一性而无所适从乃至无动于衷。对于定下的计划,就一定要执行。等将其完成后再根据得到的反馈来确定其效果,并决定是否对其作出更改。这样一来,就可以由”不作为”的状态切换为”计划-执行-修正计划-再执行”的迭代中。

P135 阐述学习的理由能够帮你明确学习范围,因为人们通常是为一些特殊的理由才去学一些东西的。

P135 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会受到诱惑,为了学习该主题下的不同子主题,你可能会扩张你的学习范围而不够聚焦,但是请务必抵制学习别的分支领域,尽可能地保持专注。你一次只能学一样东西。……明确学习范围的时候要考虑时间因素。如果你只有一周时间,你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确定自己能在这段时间内学到什么。如果你有几个月的时间,你也许能攻克一个更大的主题。你的学习范围务必大小适当,既能符合你的学习理由,又能符合你的时间限制。

这句话简直就是说给自己的!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陷入到《思而不学则怠与问题树》这篇日志所说的”问题树”的细枝末节。与此同时,关于时间限制的问题,正是因为自己一直以来没有时间观念与任何的时间限制,数学学习与算法和软件的开发一直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自己的时间是很紧的,事实上并没有功夫去对数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精雕细琢,而是需要在大体的理解后快速而准确地将其结论转换为数值算法。需要明确一点,自己并不是什么数学家,而只是数学成果的理解与实现者。

第3步 定义目标

P135 如果不知道成功是什么样子,很难找准目标,也很难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经真正达到目标。

P136 好的成功标准应该是具体的、无二义性的。不要对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含糊不清的描述。相反,要列出某一特定的结果,或者一旦实现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你应该能够做到的事情。

第4步 寻找资源

P136 要尝试收集到多种多样的资源以帮助你学习,而不是只读一本关于这一主题的书。
P137 此时你无需考虑这些资源的质量「指的是在初期寻找与收集资源的时候」。这一步与头脑风暴类似。稍后你会对你找到的这些资源进行过滤,去伪存真。

自己之前在每个项目下创建的sources文件以及制订的标准文献搜索流程是很好的。

第30章 第7步到第10步:循环往复

第7步 开始学习,浅尝辄止

P140 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犯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在知之不多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始,即行动太快;第二类错误是在行动之前准备过多,即行动太晚。

P141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过犹不及。你会很容易就失去自控力,开始消化计划学习中列出的所有资源。但是,你会发现,如果你能经受住这样的诱惑,你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你要专注于掌握自己所需的、能在下一步动手操作的最小量的知识。你可以浏览参考材料,或者每章的摘要,或者各种简介, 这些信息足以让你对自己要做什么有基本的认识。

P141 你买过视频游戏吗?你是不是在把光盘塞进游戏机开始玩之前先快速浏览一下用户手册?……你玩一会儿之后,会重新回来完整地阅读用户手册。现在,你只需要知道基本用法,能够正确地玩游戏就够了。

第8步 动手操作,边玩边学

P141 这一步真是既有趣又可怕「由知识变为技能往往需要大量的反复训练。面对这样的茫然与不确定的可怕」。

P141 大多数人会试图通过读书或观看视频来掌握某个主题。他们会提前吸收很多信息,然后再付诸实践。这一方法的问题在于,在他们读书或看视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来说哪些内容是重点」。他们只是因循他人设计好的学习路径。

P142 你通过探索和实践进行学习。在操作的过程中,你的大脑自然地产生各种问题:它是如何工作的?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问题引导着你走向真正重要的方向。当回过头寻找问题的答案时,不只是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你记得的东西比你学习的东西要多得多,因为你所学到的都是对你很重要的东西。

第9步 全面掌握,学以致用

P142 不要害怕回头再去操作,付出更多,因为这不仅能让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也能让你学到新东西。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去深入理解自己的主题,你可以阅读,可以实验,可以观察,也可以操作。

在实践中学习的效果往往更好。自己在德国项目中一边看书一边实践STL泛型编程并最终用于项目工作的这个过程就是非常成功的经验。

第10步 乐为人师,融会贯通

P143 当你思考自己知道的东西(或者你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是否值得教给别人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但是,如果你想深入地掌握一门学问,想对这门学问做到融会贯通,那么你必须要做到”好为人师”。

当然,这里的”好为人师”只是指从输入型转为输出型的学习,而不应当成为《论语》中所说的那种爱在人前卖弄浅薄学识的”好为人师”。

P143 在现实中,你只需要超前别人一步,就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有时候,比学生超前太多的”专家”反而不能得心应手地”教”,因为他们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他们忘了初学者是什么样子,很容易专注于他们认为简单的细节。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老师往往没有高中老师讲课好的原因。

P143 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要想确定你确实掌握了某些知识,这是唯一的办法。同时,在你将自己所学介绍给他人时,这也是查缺补漏的好办法。在这一过程中,你要切实剖析并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同时,你也要用能够让他人理解的方式精心组织这些信息。

所以,一篇博客文章不是随随便便写完的,而是需要考虑受众。

P143 你也可以跟自己的爱人探讨,将自己所学解释给他/她。重点在于, 你要花时间将自己学到的东西从大脑中提取出来,以别人能够别人理解的方式组织起来。

第31章 寻找导师:找到你的尤达

P145 我们通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根据他人的生活来判读其是否具有帮助我们的能力。然而与此相矛盾的是,许多最为成功的职业运动队教练并不是职业运动员,……他们只是与实际生活中的自己不一致而已。

网上很多的励志、管理文章的作者就是如此。写得很好,但其本人不见得能做得到。但这样何妨?对自己有益、有启发就好。

P146 你不应该因为某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成就平平,或者看起来不过尔尔就对他们的印象大打折扣。最好的老师往往身藏不露。

P146 可以找一位曾经帮别人实现了你现在想要做到的事情的人。如果他们是自己做到的,那就太好了。但是,如果他们是帮别人做到的,那就更加有说服力。

要找的是导师、教练,而不是”运动员”。

P146 我们还要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人或者他说了什么与他取得的成果分开来。

这样一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就很现实了。

P146 你必须要信赖你的教练,对于游泳,他知道的比你多「可能他自己并不会游泳,但他只要知道怎样给别人教好游泳就足够了」,而你对于游泳的认知都是错的。

P148 越成功的人越忙,他们根本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那么你如何说服未来的导师自己值得他投入呢?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就是交换互助。学习的渴望……还有……免费工作。可以考虑请他吃午餐或者晚餐,在吃饭的时候让他给你一些建议。

P149 一定要有耐心!大部分人在第一次听到”不”的时候就止步不前。别做这样的人。恰恰相反,要做一个别人用棍子赶才能赶走的人……即便如此,过一会儿也还要回来。你的顽强不会总有回报,但是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回报来得很频繁。

第32章 开山收徒:成为尤达一样的大师

P150 只要在某些方面快人一步,就能帮助别人。

P151 我知道,我也曾经亲身经历过,有些人,其实他对我的问题一无所知,他们只是认真倾听我所叙述的,就可以看出我未曾注意到的显而易见的东西,给予我有益的指导。

旁观者清

P151 当你想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探求答案的过程能让你愈加深入思考,甚至可能完全改变你最初的想法。

P151 身为导师的好处……在你担任导师的时候,你通常会比自己的学生还学得多,你会修正自己关于某个课题的观点,以全新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你做导师的时候,你经常面对的都是最强悍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这样就是对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当你被迫去探究这些”为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知道为什么。你可能还会发现,当你想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探求答案的过程能让你愈加深入思考,甚至可能完全改变你最初的想法。

想想看,将种子播洒进土壤,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浇水、施肥、培育,然后面对一片空旷静静等待,最后才有可能看到破土而出的幼苗。

P151 你帮助过的每一个人,可能终有一天会超越你并且回馈于你。你指导的每一个人,就好经是你埋下的种子。种下的种子足够多,终有一粒会长成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很多我曾经指导过的人现在已经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人们总是会记着那些为他们雪中送炭的人。

所以,不要太再意是否被人超越。

P152 你所做的能够对其他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本身就是一种报偿,特别是当此人无法报答你的时候。指导别人能让你发现人生的新目标和新意义,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在内而不在外。

P152 身为导师的一大困难就是找到一位值得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的门徒。当你的职业生涯越来越成功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向你寻求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真心实意的。你很容易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去帮助那些并没有真正意愿去获得帮助的人。

有很多人只是为了得到结果而不关心方法与过程。对这类人就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论语 卫灵公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P152 一个品行端正、有原则但缺乏智慧和知识的人,如果给予正确的指引,最终也会成功。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素质,即便获得全世界的帮助,也是无济于事。

或者即便是真的”有济于事”获得了所谓的成功,那又能怎样呢?

第33章 传道授业:若要学知识,必得为人师

P153 你觉得你在某方面已然是专家了,才敢把这些东西拿出去教给别人。然而,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别人,却是成为专家的一部分要求。

P154 教学通常需要正规的资质,而教学的真谛则是与他人分享知识。

P154 你有没有被别人问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震惊地发现自己不能清晰地解答。你刚开始会说:”这个,很明显……“,接下来只有”哦……“。……我们自认为已经透彻理解了这个话题,实际上我们只是掌握了表面知识。
这就是传道授业的价值。在你的知识集合里面,总有一部分知识你并没有理解透彻到可以向别人解释,而”教”的过程就能够迫使你面对这一部分。作为人类,我们的大脑善于模式识别。我们能够识别模式,并且套用这些固定的模式去解决很多问题,而没有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当然,浮躁与急功近利的人总是如此。」
这种肤浅的理解力无碍于我们完成工作,因而不易被察觉。然而旦我们试着向别人解释某件事情的运作原理或背后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在认知上的漏洞就会暴露出来。

P155 在你试图教别人的时候,你强迫自己重新组织大脑中的资料。最好的思维方法就是解释某样东西并将其记录在纸上,或者记录到Word文件或者幻灯片中,使你可以将这些互不连贯的碎片信息收集起来,并以一种有效的方法重新组织起来。

P155 我发现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以谦虚的视角来观察问题,以权威的口吻去诠释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当你教别人的时候,无需让自己表现得比学生更智慧、更博学,但要充满信息,坚信自己所说的一切。没人愿意跟一个对自己讲的内容毫无底气的人学习「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充分学习、思考、实践的基础上。」,也没有人愿意在学习的过程中被人看作是愚不可及的。……你要明白,你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越性或者寻求认可。「《孟子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心态谦卑,信心满满。

第35章 发现自己的知识短板

P161 专注于自身的强项,这没什么不妥,但有时候,如果弱点得不到解决,通常会成为你的职业或生活的桎梏。……我们能发现并消除的知识短板越多,长久来看我们从中受益越多

专注本身是好的。但是”过犹不及”,过度的专注就是偏狭了。

P161 我在C#代码里不断看到Lambda表达式,对它的作用也略知一二,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我知道,如果自己花点时间了解Lambda表达式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是什么,我的工作会更顺利,但是我当时没有时间。

最终,它成为我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严重的短板。没有花时间去彻底掌握Lambda表达式的工作原理,结果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最后当我下决心花时间去了解Lambda表达式的时候,我只花了几个小时阅读并实践,就领会了这一概念。

“但是我当时没有时间”,这是多么好的、颇具迷惑性的藉口啊!的确,工作与生活中的事情已经很多了,若不假思索地来判断,确实没有什么时间。然而,时间就像是海绵,只要再挤一挤,总归是有的。因此,这里的问题就在于个人是否基于坚定的信念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和规划,以及是否后续基于强大的执行力将其切实地落实。正如《论语》(述而第七 7.30)中所讲的”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切都是在自我意志下的决定与推动的结果。没有这样的立志,一切都只凭个人的心情来决定事情的做与不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就一定会像是踩着西瓜皮走路一样,走到哪里算哪里,而且轻易不会去做令自己不舒服的事。而若有了这样的立志,便会无时无刻不谨慎与勤勉,才能够抓住点滴的时间去耐心积累,不断自我完善。

P162 我们总是倾向于掩饰自己的短板,而且我们也总是太忙,忙到无暇去填补它们。结果, 我们要么不能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要么为了避开自己的短板而采取低效的方法。

尽管我们最终明确了这些短板,也明白自己深受其害,但基本上依然会无动于衷——即使我们知道自己应该有所作为。这就像牙疼的时候不愿意去看牙医,因为我们并不愿意为此而烦恼。

然而,长痛不如短痛。

识别知识短板:花费了大量时间的那些工作、重复性劳动

P162 时刻都要试图了解自己不理解或不清楚的事物。你可以维护一份清单,列出自己需要去研究或者自己不清楚的所有事物,追踪有哪些主题总是不断出现在这个清单上。……你只要对自己坦诚:如果遇到不理解的知识,不需要马上就学会,但是一定要把它添加到清单中,这样你至少可以找出自己的知识短板。

处处留心皆学问,且应”闻过则喜”——因发现了自己知识的漏洞与短板而由衷地高兴。

生产力

第36章 一切始于专注

P165 懒惰、缺乏动力、泡在Facebook上聊天、沉湎于搞笑的猫咪视频……,种种原因总让我们的计划泡汤。

这样的错误自己也一直在犯。

P167 产量多只表明生产效率高,只有完成正确的工作才会成为高效的人。

P167 我戴上耳机,忽略所有电子邮件,一直盯着屏幕打字,因为我知道,写完这一章是需要一整天还是只要几小时,这完全取决于我是否专注工作。

P168 还记得你最近一次解决真正的难题是什么时候吗?……时间飞逝,你忘了吃饭、喝水乃至睡觉,一门心思扑在你的任务上。你全身心投入到单个项目上,任何人胆敢打断你,你必定会暴跳如雷。

对自己来说, 这样的情况是有的,但极少。能记起的也就两次吧!一次是本科一年级做液体粘度测量物理实验的时候,从下午一点一直工作到了晚上八点。另一次就是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发奋攻读《索伯列夫空间》的时候,为了把Marcinkiewicz Interpolation Theorem搞明白,整个下午都在看;五点从图书馆出来后径直奔Starbucks,继续看到了晚上九点。这其间全身心投入的感觉是非常好的。不过很可惜,次数太少了!这无疑说明了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与执行力,不能强行、专注和全身心的投入。

P168 专注,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就是一个关于”冲量”的游戏。想要达到专注工作的状态很难,但是一旦进入专注状态,就能轻松保持。

P168 专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在处理任务的时候不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基础部分「比如,一遍一遍地重复数学书中关于基本符号的定义」。我们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花一些时间先把所有的事务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才能达到思维高峰以完成任务。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提速过程。车子在进入高速行驶之前需要更换几个档位。如果你总是不断地起步停车,那么你的整体速度就会很慢很慢。要让车回到高速,换到五档,需要花点儿时间。但是,一旦你开到五档,那就能轻松巡航了。

P169 要进入专注模式,必须要克服将自己的思绪集中于单一任务时的那种痛感。除非你完全享受完成这项任务,否则这种痛感一开始会很强烈「尤其是自己遇到难题,看不明白的时候」。但是,这正是关键所在。你必须要意识到,这种痛苦和不适只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很久。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P169 当我刚开始坐下来写这一章的时候,我时不时有种冲动去检查电子邮件、上个卫生间、喝点咖啡——其实我本不喝咖啡的。我的大脑竭尽所能阻止我保持专注。我必须得征服它,强迫自己的手指必须要继续打字。

P170 你要激发自己的斗志,对抗各种让你分心的事情,只有打破它们,你才能升档到”高速”,将自己送入巡航状态。与分心作战需要一些深思熟虑。
在开始一项任务之前,确保你已经做好一切可以让自己免受干扰的措施,不管是内部干扰还是外部干扰。

P170 旁若无人,心无杂念——但是,等等,那是什么?我说不上来,就觉得自己该看看有没有人喜欢你Facebook上的贴子。别这样,想都不要想。现在你要用自己的意志力将注意力保持在手头的任务上。

别人的关注与喜欢,甚至是评论,有那么得要吗?

第37章 我的私房”生产力提升技划”

P171 我已经尝试过几乎所有的主流的生产力管理方法和工具「包括GTD、番茄工作法、”不要打破链条方法”等」。……在尝试了所有方法后,我始终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完美方法。于是,我又把这些方法中最有用的部分抽取出来,同时融合了敏捷过程的一些要素,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生产力提升方法。

的确,没有一个完美的工具可以用于在各个项目和任务的粒度上进行规划、追踪、回顾。即便是像Emacs Org mode这样的神器也不行或者需要大量的定量化开发工作。但是,采纳各家工具之长,为我所用、适我所需的这样一种拼凑的方法才是真正可行和有效的。

文中的任务管理方法组合拳包括:

  1. 以周为单位,列出每天任务和任务状态的看板。

  2. 看板和Emacs Org在Agenda view中列出的一周Task list是类似的。

  3. 宏观季度计划、月计划与周计划看板。

  4. 每天开始工作时浏览本周需要做的事情的清单。

  5. 集中回复邮件

    P176 通过在集中的时间段内统一回复邮件,我可以大幅提升邮件回复效率。
    另外,我还会退出所有会让自己不断分心的聊天软件,或者保持隐身状态。我觉得聊天软件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电子邮件更为合适。

  6. 定期休息与休假

第38章 番茄工作法

然而,自己已经停用好久了。

P179 番茄工作法只有被当作估算和评估工作的工具使用时,才能发挥它的真正威力。……你瞬间有能力去真正评估自己每日工作的努力程度,也能知晓自己的工作能力。

P179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之前,我一直幻想着自己可以在一周内完成超出自己实际能力许多的工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时间而低估了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但是,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后,我能准确知道自己一周工作了多长时间,也知道自己完成了多少个番茄钟的任务。而在开始我都不能告诉你这一方法的真正价值。

人心不足蛇呑相,不测量不知道!对任务工作量与难度、自己的任务执行能力以及所需的时间没有概念,从而导致制订出的计划形同虚设:往往容易对自己的能力过于乐观,以至于无法完成计划。

P180 我总以为自己没有做更多的事情而感到内疚。这与我一天完成多少工作无关,就好像我永远不能放松似的。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在做事,以至于坐下来玩游戏时我都无法享受其中,因为我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我本应该做更多的工作。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你无法准确地评估每天到底自己完成了多少任务,也没有为自己每天到底要完成多少任务设定明确的目标。也许,像我一样,你也试图通过列出一份每日任务清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当你完成某些任务耗费的时间比你预计的要长的时候,你将备受打击。就算你每天累得像狗一样,还是无法完成清单上的任务,所以即使你竭尽全力还是觉得自己很失败。这可真令人沮丧。

说得太恰如其分了!

P180 我们不一定能够控制完成一项任务到底需要多少时间,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这一天中愿意为某项任务(或某些任务)花多少时间。……制订任务列表全凭主观臆断,每天能够专注完成的工作量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知道在正确的方向上一直努力就好。

P180 对番茄工作法的正确理解令我的工作生活大为改观,它不仅能帮我能做更多事情,而且能让我可以尽情享受业余时间。……如果我想坐下来玩游戏,甚至看电影消磨时间,或者其他不费脑子的活动,我也不会感到内疚,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努力工作一整天了。

第39章 我的”定额工作法”:我是如何做到超额完成工作的

P183 我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重复性的任务,要么是因为彻底忘了要做的事情,要么是因为最终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多时间。因为不能坚持不懈,所以我总是不能按计划完成,我总是觉得缺乏动力。

没有足够的执行力,以至于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费尽心思去规划、回顾、自省,而是蒙住自己的双眼,对自己的状态与现实不管不问。

P184 我开始意识到,要想确保自己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获得持续的进展,唯一的方法就是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定自己要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需要取得多大的进展。

要有预期,而且是根据历史经验推算出的合理预期。

P185 如果没有真正的承诺,你就不会成功。真正的承诺意味着你要不遗余力地完成自己设定的任务。这意味着除非身体丧失工作能力,否则没有任何情况可以阻止你去完成任务。

承诺是”定额工作法”的核心。除了想方设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不给自己留下任何其他的选择。在你心中,失败不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选项。因为如果你让自己失信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很快定额在你眼中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对他人言而无信也就罢了,如果对自己都言而无信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P185 开始的时候定额可以小一点,在能够达成之后再逐步做大胆的承诺。

P185 当我决定降低定额时,我要确保那一周自己要完成5个模块的配额,然后到下周再将定额减少为3个模块。我没有中途停止,也没有改变规则,因为我知道,这样做会让我在将来失去对定额的尊重。

君子言而有信,对自己的承诺负责,慎微亦慎独。

P186 每一天,任何需要做决策的时刻,你都不得不被迫动用自己仅存的有限的意志力。以定额的形式将决策转变为命令,你无需再做决策,也就避了意志力耗尽的问题。

第40章 对自己负责

P187 我们中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每天按时上下班,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要对自己的雇主负责。拥有一份工作的责任感会促使我们去做一些如果我们可以自主决定是绝对不会做的事情。

这就是责任感。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强行者有志”。

P187 我刚开始在家工作的时候,我曾打算早起工作,然而我却没有——当时我并不是偷赖,只是不习惯对自己负责。我已经习惯了由外部因素来左右自己的行为。当由我自己决定是否工作的时候,我选择了不工作。这是人之常情。
这种做法暴露了我在职业道德方面的一个致命缺陷,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生产力。我受外部动机所左右而非内部动机。对雇主负责让我处于被监督的状态,然而一旦自己能做主,我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然,能够做到对雇主负责,也是要在给自己所分配的任务是合理的前提下的。将毫无意义、无理头且纯粹是上级领导压下来的任务奉为圭臬,则变成了愚忠,也是要不得的。除此之外,对本职工作的尽心尽责,是对个人性格的磨炼,能够培养出任何时候都于己有益的责任感。

对自己负责的措施:为自我立法,让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形成条理性,避免被冲动和情绪左右。有了这些作为保证,就可以跳出自我的舒适圈。

外部问责的措施:请别人来监督自己。

P189 告诉自己的责任监督伙伴自己没有能完成设定的目标,就足以阻止自己不够自律的行为。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个层次。若再往上一层,真正做到君子慎微、慎独,不需要外在的问责与监督,这才算是把个人修行的功夫下足了。

P190 公开自己的日常活动也是一个好主意。每周我都要发表博客、Youtube视频和播客。如果缺少一周,我知道一定会被发现,因此觉得自己不可以偷赖,不可以不做自己原本要做的事情。将自己的工作暴露在公众的监督之下是会有帮助的,因为那种尴尬或者不想让信赖自己的人失望的感觉会激励你采取行动。

第41章 要不要多任务并行

P191 对于很多活动,我们可能会自认为是在进行多任务并行,但实际上我们做的不过是在不断地进行任务切换。……真正的多任务并行是指同时做两件甚至更多事情。

任务切换导致效率低下。

P193 批量处理相关任务拥有两大优点。第一,你不会打破自己对正在处理的大任务的专注。第二,你会更专注于自己平常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专注状态去处理的任务。回复1封邮件不会让你有充分的时间专注于这一任务,但是集中回复20封电子邮件就可以把你带入专注模式。

批处理能够带来进入专注模式的训练机会。

P193 你在同时执行两项任务而不只是在任务间快速切换,这就是多任务并行。……我发现,最有可能的就是,将一项不费脑筋的任务和一项一定程度上需要精神专注才能完成的任务组合起来。

以批量处理的方式解决琐事:电子邮件、电话、开短会、微信朋友圈更新、笔记整理、摘录等。

第42章 职业倦怠:我已找到解药

P195 提高生产力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身体和心理上的倦怠。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热情高涨、精力旺盛,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即便我们再有激情,一想到它们也会让我们反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P196 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把倦怠视为终结。我们看不到解决之道,只能想当然地以为,既然动机不在、兴趣索然,就应当采取行动,做点儿别的。
于是,我们走出去寻找新工作。这样,会留下只写了一半的书,也会把仅剩几周就能完成的项目弃之不顾。我们半途而废,努力寻找新事物,找回自己真正的激情。如果激情不再是令我们产生倦怠感的真正原因,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持续保持激情就不会产生倦怠感。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该去度个假。可是等度假归来,我们的倦怠感更甚从前。不仅失去了动机和兴趣,就连工作的状态都渐渐消失了。

如果个人的志向、心理、意志、执行力等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那么长假外出旅游,甚至是修假一年的环球游,都不解决职业倦怠乃至人生方向抉择的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回到自我修炼上来。

P197 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的成果进展消耗着你的动机。你最终发现自己的动机和兴趣都濒临谷底。这就是那堵看不见的”墙”。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真正穿越过这堵墙。环顾四周你就会发现我说的是真的。有多少人在成功来临之前,或者项目完成之前就放弃了?
回首你自己的经历,有多少半途而废的项目:跆拳道黄带(在拿到黑带以前放弃了)、落满灰尘的吉他(好久没弹了)、尘封在衣橱里的足球鞋(好久没踢了)……我知道我已经撞到这堵墙很多次,未能突破。我自己的经历里,充斥着大量以失败告终的例子。

P198 如果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如果能穿越那堵墙战胜自己,最终你会发现,简单地无视它的存在,你的倦怠感已经不治而愈。

不要太关注自己的不适感。要将所有的焦点都放在研究上。

P198 在动机水平处于低点的时候还继续坚持真的很难。没有动机,你不会有紧迫感。……你需要为自己创建一套确保自己继续前行的规则

动机便是终极的目标,止于至善。规则便是为自己立法,是走向至善的保证。当然,除此之外,更要有决心,而这是建立在对于”择善固执”、”止于至善”的坚信并想通了其中所有逻辑的基础之上。

第43章 时间是怎样被浪费掉的

P200 大部分人把大把的光阴浪费在看电视上,这对他人对社会都毫无益处。

这也包括看电影、追剧。《论语 阳货 17.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P203 只要你是因为喜欢才特意做这些事情「烹饪、工间喝咖啡休息」,而不是为了逃避自己应该完成的实际工作。……只是确保你没有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必要做或者不那么喜欢的事情上,或者呑噬掉你所有业余时间的事情上。

P204 如果切断有线电视,你甚至可以用这笔省下来的钱来支付上述费用。

第44章 形成惯例的重要性

P205 生产力的真正秘诀在于:长期坚持做一些小事。例如,每天写1000字,那么一年就能写4本小说。

然而,有多少人坐下来写小说却从来没写完一本呢?他们没有意识到,横亘在自己与梦想之间的无非就是”惯例”。

《道德经》有云”强行者有志”。

P206 每天你做什么样的决定塑造着未来的你。你也许想在很多事情上改变自己,但是关键在于做到改变自己需要时间,需要持之以恒。如果想实际某个目标,不论是写小说、开发应用程序还是建立自己的企业,你必须要形成惯例,缓慢但稳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P206 我建议你把每天最开始的一两个小时投入到最重要的目标上。你可能需要早起一两个小时,但是通过有效利用每天最开始的一两个小时,你不仅容易坚持想要做的事情,还会精力充沛。

P207 如果你为自己工作或是在家办公,一定要制订一份日程,明确规定自己每天都做什么,包括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什么时候停止工作。这么做缺乏灵活性,但却能提高生产力,也能让你知道自己在朝着目标前进。

不花些时间规划与审视自己每天的行为,又怎么能做到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

P207 从每天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当我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每天我会抽出30分钟时间学习自己工作中会用到的技术,我习惯将其称为”研究时间”。

第45章 培养习惯:刷新你的代码

P209 成就我们的恰恰就是那些不断重复做的事情。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亚里士多德

P212 要找出坏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设法找到日常生活中令你感到内疚的事情或惯例。什么事情你想停下来却又总是推迟到另一天?

P212 选一个你找出来的坏习惯,不要试图马上就改变它。相反,尽量找出这个习惯被什么触发,你这么做有什么表现,以及是什么奖励激励你产生冲动要这样做。有时候,你甚至会发现,所谓的”奖励”不过是个幻象——一个你期望能够实现却从未兑现的承诺。

这一点说得非常重要!在尝试改掉坏习惯之前,先要分析产生坏习惯的成因,包括内部动机与外在的激励因素。搞清楚了这一点,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意识地从根源上控制相关的心理因素与回避外部条件,从而为彻底改掉坏习惯奠定基础。

第46章 分解任务:如何吃掉一头大象

P214 这些大任务或大项目给我们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也削弱了我们的生产力——因为我们无法看清楚未来的前景。从宏观上审视一项大型任务的全貌时,它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想想类似的壮举:盖一幢摩天大楼,修一座横跨几公里的大桥。

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宏伟作品都是一点一滴堆出来的。靠的不是野心与宏愿,而是耗费的心血与功夫。

P215 大型任务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面对大问题时,我们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本身,而不是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人类倾向于选择阻力最小的路径。当面对一项大任务的时候,检查电子邮件或泡上一杯咖啡看起来就是更容易的路径,于是拖延随之而来。

P217 把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的关键步骤就是确定出因为缺失了哪些信息而导致你无法创建更小、更明确的任务。

很多时候,手头掌握的信息是不足的,因而无法很好地达成这里所说的任务分解,甚至连目标都难以明确。这个时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与现实的交互过程中获得信息。

第47章 努力工作的价值,以及为什么你总是逃避努力工作

P219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无一不是努力工作的结果。生活中,特别是在软件开发的职业生涯中,如果你想看到成果,你就必须要学会坐下来,做好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并且要坚持不懈。

P220 我从来没有见过真正享受艰苦工作的人。许多人会说自己享受努力工作,其实我们中大多数人享受的不过是刚刚开始工作或者即将完成工作的那一瞬间。

P220 每个向你承诺无须努力就有巨大回报的人,要么试图向你兜售东西,要么就是已经忘了自己多么努力才到达了今天的位置。

P221 被我们认为困难的事情,实际上都是我们不想做的事情,因为它们不那么激动人心,也不那么光彩照人。伴随着激情飞翔,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诱人。一旦你不再感兴趣,你会毫不犹豫地飞向下一个目标。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你的伙伴中如果有人愿意在一件事情上坚持更长的时间,那么最终他就会超越你。一开始,你可能领先于他们。起初,你的激情让你暂时爆发,但是那些愿意投入漫长的努力,并愿意为了完成工作执着于枯燥工作的人,最终会超过你,并且遥遥领先。

第48章 任何行动都比不采取行动好

P223 任何行动往往都比没有行动好,特别是当你一直停滞在不愉快的情势下很长时间的时候。如果这是一个错误,至少你学到了一些东西。这样一来,它就不再是一个错误。如果你仍然选择停滞不前,那么你就学不到任何东西。——埃克哈特 托利,《当下的力量》

至少通过行动可以获取更多现场的信息。

P223 通盘考虑后再作出明智的决策非常重要,但是往往你并不具备自己想要的所有信息,因此不得不勇往直前,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迭代式开发比传统瀑布式开发模式更好的原因之一。

P225 大多数我们急于做出的选择往往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经常试图耗费330%的努力寻找95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满足于找到90分的解决方案。……
最好就是立刻选择其中一种算法,即使它不是最好的那一个。通过采取行动,即使你发现这个算法无效,也有时间去实现另一个算法。……
即使是一些看似重要的选择——改变生活的那种,用随机掷骰子的方式都比优柔寡断、无所作为要好。

P226 我们中很多人都坐在自己生活上的”车库”里,坐在停着的汽车的方向盘后面,拼命地左右转动着方向盘,试图在我们已经被抛出行车道之前确定应该前进的方向。
更好的做法是立刻上车,发动它,这样至少你在某些方向上前进着。一旦汽车处于运动状态下,你就可以轻松地转动方向盘,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如果一直待在车库里,你可能不会转错方向,但是你也没有机会转到正确的方向。
……
只有开始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才能预测自己将来要采取的一切行动,评估哪些可能是错的。
通常,要找出一个方向是错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着那个方向前进。如果错误的代价很小,有所作为总好过无所事事。

理财

第50章 怎样进行薪酬谈判

P236 我常常很惊讶,许多软件开发人员根本不做任何薪酬谈判,或者尝试谈判一次就放弃,人家给什么样的薪水就接受什么样的薪水。……

在薪酬谈判中你如何评价自己与如何把控自己会极大地影响你所服务的公司对你的看法。

一旦成为公司的一员,你将很难撼动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如果你能老练地谈判薪酬,既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又能充分尊重未来的雇主,那么你就可能从更积极的角度勾勒出自己的形象,对自己在这家公司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P238 先出价的人会处于明显的劣势。在任何谈判中,你都要充当第二个出价的人。……

除非对方告诉你,否则你无从得知他的出价是多少。先出价会让你处于明显的劣势。你无法继续加价,却给了对方压价的空间。当你先出价的时候,你就没有上涨的空间,却有下调的可能。

第54章 债务的危害

P264 我见过的与债务相关的最大的愚蠢之举就是,一边欠债一边存钱。对我来说,这完全不可理喻。我总会听到各种辩解,如以备不时之需或者为将来存钱,但几乎没有办法在逻辑上证明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P265 在存钱之前先把房屋抵押贷款还清,这么做才合理。你必须准确计算,并且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一旦你把钱用于按揭贷款,通常你就不能拿回来了。通常得等还清整个贷款,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无债一身轻。

P265 你偿还债务的顺序可以让你还清债务所花的时间大不相。一定要根据利率高低来排清偿债务的优先级。确保先偿还利息最高的债务。

健康

第56章 为什么需要破解自己的健康密码

P282 变得很健康并不是去健身的足够强大的动力……相反,我会从关注自信心着手,它是健康饮食和锻炼的最重要的好处。……好身材能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也能让你对能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这件事感觉良好。这种自信心可以展现出来,体现在你和他人的交谈与交往当中。

精神

第65章 心灵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P324 信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言语,言语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价值,价值决定命运。——圣雄甘地

第66章 拥有正确的心态:重新启动

P326 积极思考在应用层面上是现实主义的最终体现,因为它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让你有力量改变现实,让你确信你不是环境的受害者。 积极思考问题的根源是这样一种信念——你比你所处的环境更伟大。……因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你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未来。这是人类成就的最高信念,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人生与职业定向

良好的人际关系

P38 在公司里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最重要法宝就是承担更多责任。「批注:而不是说空话。」

P39 如果你一直默默无闻,你的成就不为人知的话,即使你是团队中最聪明、最努力、最出色的开发人员,那也一文不名。

我看起来比我的同事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只是因为我的经理一直知道我在做什么,而我的经理对其他开发人员在做什么却了解得没那么多。

P5 你需要通盘考虑后再决定——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如何义无反顾。

P7 只有你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去思考时,你才能开始做出良好的商业决策。

P16 停止用”我”和”我想要什么”来思考。你应当开始思考对他人而言什么才最重要,什么才是他们需要的。

所谓,客户即是上帝。做产品也一样,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技术有多么先进,理论水平有多么高。其实,这些和别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直截了当地告诉老板为什么你喜欢想用某种方式实现某个功能,这并不明智。更好的办法是从对方的心态出发提出建议,阐明为什么采用你建议的方法实现该功能对老板非常有用。

P28 你可能会害怕专攻软件开发的某一领域,担心自己陷入很窄的专业领域,从而与其他的工作和机会绝缘。虽然专业化确实会把你关在一些机会的大门外,但与此同时它将打开的机会大门要比你用其他方式打开的多得多。

获得职位的概率正比于个人竞争力与职位数量的乘积。其中,个人竞争力正比于专业度,职位数量正比于市场需求量除以专业度的平方根。由此可得,获得职位的概率正比于专业度的平方根乘以市场需求。

提升专业度

P42 成为专业人士的全部在于:引人注目,恪尽职守,以及不屈服于挫折。成为专业人士,需要你克服自身的缺点,静下心来创作出尽可能最好的作品。

专业人士会严肃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事业,愿意作出艰难的选择去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往往还要自己承担代价。

专业人士有不可逾越的底线。

专业人士必须对工作的优先级做出艰难的抉择。不专业的开发人员经常浪费时间去画蛇添足,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下一步要做什么,要么他们得一直让别人来帮自己设定工作的优先级。专业人士会评估需要完成的工作,判定优先级后再开始工作。

P43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人生,那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开始。

第15章 远程工作的生存策略

在家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时间管理问题

P71 每当夜幕降临时,总有新的东西令你分心,或者你已经精疲力竭,不想再坐到电脑前了。

自我激励

P71 当你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一旦陷入这种情绪(注:即倦怠感),一想到被”炒鱿鱼”的威胁,你马上就不治自愈。如果被老板发现你在工作时间趴在桌子上睡觉或者在手机上玩游戏,你可能立刻就得抱着纸箱走人。但你在家里工作的时候可没有一双窥探的眼睛时刻监督着你。你肩负着自我激励和自律的责任,当你的所有激励都不管用的时候,”自律”会让你继续工作。

P72 当激情不再的时候,习惯可以帮到你。

P72 你还要尽可能排除干扰和诱惑,让它们远离你的工作环境。如果电视机就摆在你身旁,当你觉得无聊的时候,”打开看看吧”的诱惑会格外强大。别想着靠意志力去战胜诱惑,这个教训适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

这一点说得非常好!要想做到专注,不光要”打铁还需自身硬”,亦要创建一个与干扰和诱惑隔离的环境。

P72 当你感到实再没有动力的时候……坐下来,设定一个15分钟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在这15分钟里,你必须工作。你不能让自己分心,必须专注于手头的任务。15分钟纯粹且专注的工作结束后,你可能会发现继续下去变得容易些了。事实证明,一旦我们专心致志地工作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沉浸其中,也有动力继续,我把这称为冲量效应。

孤独感

P72 当我学会在家专注地工作之后,我发现我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份寂静与安宁令人焦躁不安。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一直紧盯着窗外,寻找任何生命的迹象。”哦,看,一个人正在遛狗,也许我应该跑出去和她谈谈。”……但是当你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孤独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的时候,这一定会对你产生负面影响。

第16章 假装自己能成功

P75 当你以这样的心态做事的时候——注意,关键词是”做”——你终究会实现你为自己展示的蓝图。

P75 你是否曾面对这样的困境——感觉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一无所知?你感觉非常不自在,可能有些窘迫,甚至觉得有些无能为力?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应对?你会为自己的失败和表现不佳找借口吗?

的确,学的知识越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越多。而且,要想将其一一实践就更为困难。自己在数值计算软件开发上便一直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孔子也说过”不怨天,不尤人”。

P75 不管你现在身居何处,回顾过去,曾经的艰难与那些看起来的”不可能”,你现在也都从容应对。现在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把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任务和工作提前一些,假设现在就是将来。

的确,不管是给德国做的项目还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在事情过后再来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总有一些成果让自己也颇为赞叹。而若将这个成果直接搁在最初准备开工的自己面前,若对其没有理性的思考与认知的话,就会将自己吓退,觉得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也是自己不敢和不愿去做的。然而,根据历史的经验,自己之所以可以完成连自己都不敢想像的事情,是因为它们是靠点滴积累与不断的迭代、完善而铸成的。自己固然不应该相信”罗马能在一天内建成”,但在上述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自己的耐心、细心、灵感、智慧、技巧,则是应当充分相信的。而这就是书中所说的能够从容应对的关键。

P76 许多开发人员参加面试时表现得紧张、很胆怯,表明他们缺乏自信,因为他们一旦工作中遇到自己没掌握或没见过的技术,他们就会怀疑自己完成工作的能力。他们相当短视,因为他们只会以现在的视角看问题。当下转瞬即逝,还没仔细看上几眼就成了过眼烟云。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未来。

P76 的确,在眼下你正在面试的这个时间里,你可能并未掌握出色完成工作所需的全部技术。但是你并非打短工的,公司也不是要短期雇用你。……你要散发出自信和能干的气场,知道自己曾经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并且更有理由相信自己将来也会那么做。

P76 唯一横亘在”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之间的是时间。

而要知道,那个”未来的你”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