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习长笛演奏的过程中(其他乐器的练习也是类似的)经常会遇到技术动作难以被描述和把握的地方。比如,在高音区要让声音从额头上部出来,而声音又怎么可能从额头出来呢?这就令初学者颇为费解,无从下手。即便是技术动作能够被准确描述和执行,但其能够最终影响和改善演奏效果的机理亦不得而知。这同样会让理性的初学者如同在迷雾中行走,看不清前行的方向。比如,在低音区要让下颚和喉部向下扩张,从而形成更大的口腔空间,以增加音质的宽度。

对于上述第二点,即技术动作尚能被描述只不过机理未知的情况,通过引用相关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知识,可能还比较容易解决。例如,对于口腔内部空间会影响到音色和音质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到,人的呼吸从肺部出来经过胸腔、口腔,再经一定的口型被吹入长笛,这整个的气流通路形成了震动的空气柱以使长笛发声。很明显,长笛这一发声乐器实质上为人与笛子构成的不可分割的声学系统。口腔内部空间的打开将有助于让自己的身体与长笛一起共鸣。

对于上述第一点,即技术动作难以被描述和把握的情况,则只能借助“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念与想象的诱导作用,来使自己的技术动作和艺术表达臻于完美。虽然这些意念与想象不必然符合物理与生物的实际运作机制,更无法预测它们能够产生的即时效果,但是确实能够对肌体的反应与动作产生刺激并带来变化。但这些变化究竟是好是坏,则需要予以分析和判断。基于判断的结果,再不断改进自己的训练方式,甚至是意念与想象。将这个方法过程总结一下,形成如下三点:

  • 参考老师的指导与提示,找到适合自己的意念与想象。
  • 建立客观与精密的评价机制,从而能够对自己的练习与演奏效果予以对比分析,得出好坏的评判。
  • 基于好坏评判结果,重新应用意念与想象,加强训练,以实现持续改进。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修正原有的意念与想象,使其不断适合自己的具体情况。

可以看出,上述“难以言说”的过程非常类似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几个要素:规则、评价、训练,以及基于评价结果对规则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