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虽然孔夫子与苏格拉底同属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四大圣哲,其与各自弟子对话、探讨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前者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曲折逶迤。后者分类定义、逻辑严谨、平等透彻。由此,在探求真理、求知除昧的层面,他们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与推动效果迥异。

孔夫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方式给后世直至今日的中国人在为政、治学、实业等诸多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看似高深莫测、自我感觉真诚而良好,但往往实际说的是大话、空话、漂亮话(即邓晓芒老师所说的自欺)。虽然字句对仗工整,但内在逻辑链条实则很短,更无所谓复杂体系的构建;概念没有明确定义,相互重叠且整体上不完备。在教与学的具体实践上,老师的讲解、讲义、教材鲜有深入、透彻、酣畅淋漓者。学生中自由探讨,大胆质疑,求真理而非褒吾师者亦不多。

论语中类似打哑谜的对话还有:

《论语·八佾篇第三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述而篇第七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