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字的原义
对于《论语》、《诗经》等作品所蕴含道理的理解仅停留于字面显然是不行的。但若拘泥于引申后正确、标准的现代含义也仍旧不足。比如,今晨醒来后脑海浮现出了《论语 学而第一 1.15》中的那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源于《诗经 卫风 淇奥》)。由于对这句话已经耳熟能详,甚至都产生免疫力了,所以对于“切磋琢磨”四个字的第一感觉便是我们常用的引申义,即,通过不断打磨和完善自我,以追求君子的完美境界。这样的理解固然不错,但却丧失了文字原本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意义。因而,就像是只有法律条文的约束但缺乏宗教情怀的感召与启发一样,如此的理解对于指导实践、激励个人立志、促进自我提升的作用反倒不那么显著与深刻了。
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对“切磋琢磨”的解释为:“治骨曰切,治象牙曰磋。治玉曰琢,治石约磨”。若将这几件工作的具体形象呈现出来,就会发现将其用于形容君子择善固执的提升过程与止于至善的终极境界是多么地恰如其分了。可以想象,一位技艺卓越、一丝不苟的工匠,他那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每一刀切下去都是无比地稳定沉着、精准无误。骨角玉石在他每一次小心翼翼但又娴熟的雕琢与打磨后虽只落下那么一点点亮晶晶的粉屑,但如此经过成百上千次地反复后,外形、质地、纹理上细致入微的变化终于累积出了巧夺天工般的维妙维肖与圆润细腻。很显然,好习惯由个别到完整体系的逐步养成,以及最终君子品性的塑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这么一点点地精雕细琢,由无数个微小细节积累出来的。每一次的提升与改进虽然微小,但却无比扎实,毫无后顾之忧。这便是任何人想要臻于完美所应遵循的一般过程。任何有悖于此的浮躁、急切、贪心、自以为是,无论能够从中得到多少现实的效果与回报,都是没有意义且难以持久的。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论语 学而第一 1.15》的原文和杨伯峻的翻译吧!
原文: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