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生《孔子传》摘录与笔记
Table of contents
“爱人”:孔子的仁学思想
P64 在《论语 卫灵公》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这是讲孔子接待一位瞎子乐师的故事。师也就是大乐师,在春秋时代是个相当重要的工作,因为那时持别重视礼乐文化。这个叫冕的乐师来看望孔子,我估计是进行有关音乐礼仪方面的研讨吧。孔子出来接着他,还扶着,又轻又慢地领他往里走。要上台阶时,就告诉他脚下是台阶。那时还不时兴板凳,到了席位前就告诉他席位到了,请坐下吧。坐了下来,孔子又详细地一一介绍在座的人,而且还要将每个人的方位,也就是在前还是在左在右,都向冕说得清清楚楚。师冕走了,学生子张就问老师:”这就是同瞎子乐师讲话的方式吗?非要这样繁多的规矩、处处都要言语一声?”孔子肯定地说:”当然要这样做,不仅对待有职位的乐师这样,就是对待一般的盲者,也应当这样。”南怀谨先生曾经讲过释迦牟尼的一个故事来与孔子相对照。释迦牟尼的一个学生,是个盲人,但是还是坚持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想缝衣服,可是就是找不到针鼻,无法将线穿起来。老穿不起来,着急了,就在那里大声地喊叫,想让同学们帮帮忙。可是同学们——也就是一群罗汉们——都在那里打坐入定,干着修炼的正事,没谁理他。但是这时,释迦牟尼老师却从座位上走下来,帮助盲学生穿好针线,再轻轻地交到他的手上,并教给他怎样缝制衣服。盲学生一听是老师的声音,不安地说:”老师,你怎么亲自来了?”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又对其他的学生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这种事情,有残疾的人和穷苦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在对人的态度上,孔子、释迦牟尼、耶稣,都在一个境界上。
中国第一座杏坛
P83 这种自由式、平等化、各抒己见的讨论、研究模式,是这座杏坛的一个突出的特色,……见仁见智,畅所欲言,于自由之中增长智慧,于平等之处丰富思想,更于这种教学相长之中建立师生间的友爱,培养教与学的兴趣,也收获教与学的欢乐。
P89 孔子真行,找饭碗,就不讲空道理;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自信的地方就谨慎地实行起来。能够做到这样,则”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就是要自己的学生多听多看多经历,实际就是在说怎样学习。
P89 杏坛授业已经过去两千多年,然而其人性化、启迪式的教学方式却足以让现代人的填鸭式、应试制教育蒙羞。
孔子仕鲁:夹谷会盟
P100 从三十而立到五十而知天命,二十年的时间里,孔子没有遇到一次真正能够出仕的机会。他的设教授徒,既是一种积极的进取,也有一种面对乱世的无奈。
流亡列国:肃慎之箭
P143 这本是一个有点悲壮凄凉味道的场景,孔子他们也确实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况且还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但是,孔子总会在这样的时候,让人有着意想不到的化解困难的办法。……
……当然,作为后人,我们可以从孔子当年对待逆境的态度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考量,在孔子欣然的笑容里,不是也透露出一种泪光吗?这样一个忧国忧民而又品德高洁有着大学问的知识分子,却要处于一种”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境地,这是谁的过错?而且还要让这种情况延续再延续,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受着不尽的折磨、怀着不尽的悲苦,这是这什么?想到孔子,学习孔子,就是要改变这种专制而又霸道的世道,建起一个平等而又自由的人的世道来。
流亡列国:叶公问政
P151 专制制度又是盛产奴才小人的制度,不允许有独立思想与独立人格,而心理与情感细腻而又丰富的知识分子,又往往有不愿屈辱屈服苟活苟仕于朝又不愿挺身而出作义士的,便想方设法或隐于山水或隐于民间,更有大隐隐于朝,伺机急流勇退者。
“允执其中”:孔子的中庸思想
P179最为人少知不知的,是他的痛苦与孤独。他是多次在感叹着这种不为人知不为世知而只有天知,虽然是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但是这种不被知的痛苦当是免不了的,也是他前行的动力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