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截选自我曾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希望能在那些(尤其是走出学校后)一直坚持学术精神、热爱与追求技术的朋友心中产生一些共鸣。

×××,你好!

很高兴看到你的心境得到改观,更平静地看待以前的人与事。人生总有些许无耐,每个人生均属不易——所以才需更加宽容!你若看过《永恒的爱》(Immortal Beloved)这部演艺贝多芬情感经历的电影,你会觉得我们要幸运得多。

根据你的描述,你目前的工作职位虽然号称是研究型,但每天实质上做的基本为重复性工作,而且还要在较短的周期内应对和解决诸多客户的问题。如此一来,工作不紧张才怪,不无聊才怪!其实,这也就是你的部门经理对你职位的定位,以及公司高层对你们部门工作性质的定位吧!再想想看,我们自己的出发点和立场何时与领导者的意愿真正是一致呢?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向上级交出成果,要快、要多,甚至可以因此忽略质量,无视技术;而我们自己则是希望所做的事情有技术价值和学术意义,并且能够怀有兴趣与热情去做自己渴望的研究工作,从而实现个人的发展以及对公司和社会的价值。可以看出,我们不过是一个被公司调用的棋子,有相当的时间可能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是为了一个无理头的决定或者是他人的颜面工作,谁又会考虑你个人的技术发展呢?所以,自己的路子还是要自己选择,自己来走,且应不断地调整。除非你真的到了很高的境界变得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这种调整的过程不会停止。

《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章句为古之学者初学入门必读。由上面所摘首句即可看出,学者第一要务为明确自己的终极追求,即至善之地。若于为学伊始即立下此志,整个人生便会有所定向,才能做到心静如水,而宁静方能致远。对于我们来说,从走入科研大门的那一天开始,恐怕这样的立志就是颇为模糊的,甚于是缺失的。于是,在后续的研究与工作中,因为不明确自己“一定要做什么”以及“一定不能做什么”(后者尤为重要,它决定了你的底线),以至于从表面上看来我们做了一大堆项目,但却失去了对技术的专注与专业度,学术的素质与品味亦毫不见长 。长此以往,你就会发现离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越来越远,可眼下的能力却又不足以说服他人支持你做想往的事情。这种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个人实力间的落差会让人陷入痛苦的泥淖。

想要从这样的泥淖中解脱确不是一件易事。毕竟,一个人在他现有的档次甚至是降级以做得风声水起乃至获得丰厚的利益是相对容易的。而要想让已成为社会人、成为为他人服务工具的自己再进阶一个层次则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但无论怎样,你需要首先做到:始终不忘思忖自己的至善之地究竟在何处?其实,答案也许并不难得出:当你每每对于现状不满、失望,以至于情绪低落、琢磨着该怎么改变的时候,恰恰是上天向你暗示何处是属于你的至善之地的时候。只不过,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于目前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习惯于每天上下班的节奏与沿途的景致,以至于不愿意或者害怕有所改变——这就是积习的力量,也是懒惰的力量。其实,精神上的痛苦还不足以告诉我们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吗?至少,这还不足以告诉我们哪些是自己不愿做的事吗?

有了终极目标,心即可归于安定与宁静。此时,即便是工作与生活还在变动,仍令人不满意,但心已不会随之纷乱。开始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 待时机成熟,则可全身心投入。统计一下:如果每天都能在一个方向上坚持积累2~3小时,经过8年即可达到10000小时。据网上的说法,此时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了。况且,由于我们对于原本想往的领域并非一窍不通,实际达成目标的时间可能还要更短。我想,这一点对于你也是适用的吧!

祝好!

×××